中國工人大思政課走進南京校園 勞模工匠用“三個精神”點亮青春課堂
江蘇師資庫正式上線江蘇工人報訊 “我是一名音樂教師,我會在以后的音樂課堂上多講一些勞模工匠故事,引導他們做用匠心鑄就青春夢想的追光少年。”“原來,高技能人才都是專注于某一領域并持續深耕,我也要在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習過程中做到刻苦鉆研、精益求精。”……9月19日,以“勞模工匠進校園 唱響思政好聲音”為主題的2025年全國示范宣講暨“中國工人大思政課·南京篇”展示活動在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舉行。勞模工匠分享成才經歷、暢談奮斗故事,為現場300余名職工和師生帶來了一場生動而深刻的思政課。
本次活動由全總宣教部指導,省總工會主辦,南京市總工會、市教育局承辦。當天,“中國工人大思政課·江蘇篇”師資庫正式上線,師資庫匯聚全省優秀勞模工匠代表和思政教師資源,將為廣大職工和學生提供更及時、更準確、更實用的線上線下服務。
8家高職院校、中小學校向8名勞模工匠頒發兼職導師、兼職輔導員聘書。他們將化身“三個精神”的傳播者,“點對點”進校,“面對面”授課,為學子們帶來關于技能與夢想的青春勵志課。
活動設置了“行遠——做勞動精神的傳播者”“知至——做產教融合的踐行者”“行成——做匠心筑夢的奮斗者”三個篇章。全國勞模尹禹、張紅軍、歐光文和學生代表共同宣讀開篇詞,大力弘揚“三個精神”。南京工人大思政課宣講團宣講環節中,來自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的全國交通技術能手、江蘇工匠、南京市勞模王強以《精心調試呈匠心 做斤斤計較的行家里手》為題,講述其崗位成才、技能助企的感人故事。南京市職工大學、市總工會干部學校教師黃慶慶將南京工會《賡續百年工運薪火 奏響強會創先強音》的工運故事娓娓道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白局代表性傳承人芮鐘科以一段精彩的白局說唱開啟了題為《“90后”非遺傳承人的堅守與創新》的宣講,講述南京非遺技藝的傳承與創新。
活動現場精彩不斷、氣氛熱烈,廣大師生深受鼓舞。勞模工匠實訓課堂上,來自南京強思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的南京市勞模陶凱走進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實訓課堂,結合專業知識,將勞模精神融入人工智能知識傳授。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師生們以《向光而行》為題,致敬2025年全國勞模先進中的南京力量。活動間隙穿插了舞蹈《天山下的育花人》、歌伴舞《再一次出發》等節目,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理論宣講“聲”入人心,“三個精神”催人奮進。近年來,南京市總工會持續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創新打造“中國工人大思想課·南京篇”,深入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行動,在大中小學設立勞模工匠兼職輔導員,充實大思政課師資庫,組織開展大思政課培訓、展示、全市巡講活動,精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課”——“一條紅線貫南北 因地制宜創新”南京紅色工運文脈線路,以“宣講+文藝”“宣講+志愿服務”“宣講+紅色尋訪”等形式,深入企業、社區、學校弘揚“三個精神”。接下來,市總工會將聚力打造“寧工講堂”品牌,深化“勞模工匠進校園”行動,推出更多具有南京特色的思政“金課”,把“大學習”的課堂搬到生產一線、校園課堂、發展前沿,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近職工群眾身邊、走進職工群眾心里,為“強富美高”新南京現代化建設筑牢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陶睿 寧工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