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交出“共富”成績單 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54萬元,城鎮新增就業全國第二
江蘇工人報訊 2024年我省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54萬元;城鎮新增就業年均超135萬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6164.51萬人……10月30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堅決扛好經濟大省挑大梁責任”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場——“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會上介紹,“十四五”期間,江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21年的4.75萬元穩步增長到2024年的5.54萬元,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16∶1收窄至2.04∶1,城鄉收入差距穩步縮小。
發布會上,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廳長朱從明介紹,江蘇在經濟持續發展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積極制定實施人社系統服務經濟大省挑大梁專項行動方案,在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三方面持續發力,為共同富裕積蓄了堅實物質基礎。
在抓就業方面。江蘇強化就業優先戰略,“十四五”期間全省城鎮新增就業年均超135萬人、穩居全國第二,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打出穩崗返還提標、社保補貼擴圍、專項貸款加力等增量政策“組合拳”,推動180億元就業穩崗補貼資金直達惠企。構建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1+13+N”行動體系,落實培訓補貼資金7.6億元。聚焦高校畢業生,開展高校畢業生技能培訓10.1萬人、青年就業見習6.03萬人。聚焦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106.9億元,幫扶失業人員就業59.6萬人。聚焦農民工,首創“招工+招生”“就業+培訓”勞務協作新模式,吸納農民工超2400萬人。
在支持人才和勞動者創新創業方面。調整富民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今年以來累計發放創業補貼、擔保貸款等超20億元。深入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成功扶持大學生、農民、失業人員和科研人員、留學回國人員等自主創業12萬人。采取一網辦、一站辦、一張表、一清單“四個一”措施,為創業者集成辦理經營主體登記注冊、納稅人信息確認、創業補貼申領等15個事項,最大限度減少創業的時間成本。高標準舉辦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和“就在江蘇”青年創業大賽,今年新引進國內外優秀博士3135人、新增進站博士后3010人,新獲批設立79家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數量全國第一。深入實施鄉土人才培育工程,會聚36萬名“土專家”“田秀才”帶領群眾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在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方面。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探索新就業形態人員一站式參保服務,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6164.51萬人、年均增長超40萬人,參保規模居全國前列。根據國家部署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惠及1158萬退休職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提高20元,惠及1197萬老年居民。工傷保險定期待遇調增2%,惠及3萬工傷職工。失業保險金上限統一提高到一類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人均失業保險金增加100元。2021年、2024年兩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目前全省一類、二類、三類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2490元、2260元、2010元,近期還將作出進一步調整。做好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擴圍,累計參保達354.9萬人。深化城鄉居保集體補助試點,累計籌資超8億元,惠及70萬人。政府出資,為低保、特困、重度殘疾人等群體,全額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6億元,惠及255萬人,為織密共同富裕保障網提供堅強支撐。(付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