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高港區總工會創新“鄰企共建社企互融”工作機制 有效延伸服務“觸角”
一、推薦理由
針對“小三級”工會建設難度大、資源少、服務短缺等突出問題,泰州市高港區總工會創新實施“鄰企共建社企互融”工作機制,推動相鄰企業之間、企業工會與社區工會之間服務共享、資源共用、融合發展,有效延伸工會組織服務“觸角”,打通服務職工群眾“最后一公里”。工作機制實施后,組建“鄰企聯合工會”4家,新增工會會員2000余人;建設鄰企共享職工之家4家,“共享司機之家”1個,職工書屋、母嬰室、文體活動室、影院等陣地全年服務職工群眾近10000人次,覆蓋小微企業職工、商圈職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職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二、案例情況
一是組織聯建,搭建基層工會組織網絡。科學劃分網格,覆蓋組織建設“盲區”。以園區、商圈、鎮街、社區內企業(商戶)數量、類型分布情況為基礎,綜合職工人數、職業類別,設置工會服務網格,把區域內非公企業、商戶、零工等納入網格片區覆蓋范圍。合理統籌建會,分類施策精準服務。在園區、鎮街、社區層面,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設立“鄰企工會服務站”,開展工會組建、職工入會、維權保障等服務。在網格層面,按照單獨建會、行業建會、區域聯合建會的方式,推動工會組織全覆蓋。對于不能單獨建會的企業、商戶,以地理位置相近、產業行業相似為原則,組建“鄰企”聯合工會,實現對轄區小微企業職工、商圈職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實現全覆蓋,形成“一站多點”的工會網絡。規范運行機制,建強基層組織。“鄰企工會服務站”負責人由園區、鎮街、社區工會主席擔任,統籌轄區內鄰企聯合工會組織建設和服務事宜,推動鄰企聯合工會成為服務職工、聯系職工的基層組織。
二是資源聯合,構建鄰企共建服務體系。打造“職工點單工會送教”服務品牌。組織開展職工文體主題活動10余場,文藝演出、相親交友、趣味運動會等活動進街道、社區、商圈、樓宇,拓展工會的服務形式和渠道,提升工會工作影響力、覆蓋率、知曉度。建立工會服務體系。建立工會網格服務工作體系,園區、鎮街工會干部為網格組長、社區工會工作者為網格員的條塊結合網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區級社會組織專業服務體系,充分吸收社會組織力量,搭建職工文化、體育、健康、心理服務平臺,提供專業服務。打造共享服務陣地。依托職工之家、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等陣地,建設“鄰企共享職工之家”,提供健身、娛樂、閱讀、休閑場所,豐富職工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建立“鄰企工會服務站”,提供建會入會、法律維權、素質提升、創業就業等服務,服務小微企業發展。依托韻達泰州分撥中心,建立“共享司機之家”,向貨車司機、外賣員、快遞員、環衛工人等提供24小時智能化免費服務。
三是服務聯動,形成專業化服務資源配置。黨工聯動。以黨建為引領、以工會為主導、以社區為陣地、以項目為紐帶,實現各級黨組織、工會組織、社區、企業、社會組織間資源互助和服務聯動的深度融合。陣地聯動。依托園區、大型商圈綜合體、鎮街、社區、重點企業等基層工會組織,整合職工之家、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服務資源,提供服務陣地保障。服務聯合。構建“鄰企惠工五大服務”,包括“惠”工維權保障服務、“惠”工素質提升服務、“惠”工創業就業服務、“惠”工經營管理服務、“惠”工推介推廣服務等5大類服務品牌。
(現場認證:省總工會基層工作部 任 琦,審核:呂志軍)